新棉供应预期宽松 国内棉价震荡下行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月度报告(2025年9月)
2025/10/22 21:14:17
项目承担: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监测对象:18个主要棉花生产、消费省的100家棉纺织厂
9月,在新棉丰产已成定局与传统需求旺季不及预期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棉价整体承压下行,月底新疆棉区开始采摘收购,轧花厂普遍谨慎,未出现“抢收”现象,进一步强化市场的看空情绪,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以当月最低点报收。国际棉价则受宏观经济政策和供需基本面综合影响,呈震荡走势,跌幅小于国内,内外棉价差有所缩小。
一、供需两端共同作用,国内现货棉价弱势下跌
月内,新年度棉花开始采摘上市,市场供应格局转向相对宽松,给市场带来销售压力,加上棉纺织市场订单未见明显改善,成品纱线价格回升乏力,企业采购棉花多以逢低补库为主,难以对棉价形成有效支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全月震荡下跌,最后收于14862元/吨,为当月最低点,环比下跌466元;月均价15244元/吨,环比下跌14元,同比上涨219元。
二、高支纱需求稳定,长绒棉价格跌幅较小
9月棉纺织下游需求逐渐转暖,高支纱订单较为稳定,企业按订单采购。月底137级长绒棉报价22500元/吨,环比下跌90元,高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7638元/吨,价差较上月扩大382元。137级长绒棉月均成交价22544元/吨,环比上涨49元/吨,同比下跌2818元/吨。
三、国际市场多空交织,棉价先涨后跌
9月前半月,美联储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受此影响美元走弱、大宗商品市场情绪升温,带动国际棉价上涨;后半月市场焦点重回棉花自身基本面,在北半球新棉丰产及美棉出口销售数据疲软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棉价由涨转跌。ICE期棉主力合约月均结算价66.44美分/磅,环比下跌0.75美分,跌幅1.12%。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IndexM月均价75.74美分/磅,环比下跌0.82美分,跌幅1.08%;月底74.72美分/磅,环比下跌1.85美分,1%关税下折人民币13146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1716元,内外棉价差环比缩小120元。
四、纺织行业旺季不旺,纯棉纱价格上涨较难
9月棉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但表现不及往年,整体订单偏少,盈利未见明显改善,亏损销售较为普遍,尽管纱厂有涨价意愿,但下游接受度不高。低支纱因需求稳定出货相对平稳,中高支纱成交依旧低迷。本月国内棉纱价格均价基本稳定,其中国产32支纯棉纱9月均价20710元/吨,环比上涨16元/吨,涨幅0.1%,同比下跌785元/吨,跌幅3.7%;涤纶短纤月末成交价6455元/吨,环比下跌85元;粘胶短纤月末成交价13120元/吨,环比上涨120元。
五、后市展望
随着10月新棉大规模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如果下游需求未能出现超预期好转,国内棉价预计将维持震荡偏弱走势。国际方面需要关注美国贸易政策最新动向、全球经济前景及美棉实际出口等情况,都将成为影响棉价的关键因素。
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