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棉供应压力显现 国内棉价承压运行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5年9月8-12日)

2025/9/14 21:14:32

【概要】本周,国内新棉丰产预期增强,且纺织市场旺季成色不足,国内棉价延续回落态势。美国就业市场降温,通胀有所改善,美联储降息预期高涨,金融市场显露回暖迹象,国际棉价随之上涨。

一、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新棉上市临近,丰产预期增强;同时,纺织市场旺季成色不足,叠加近期公布的8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环比、同比双降,导致市场信心受挫,国内棉价延续回落态势。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861元/吨,较前周下跌163元/吨,跌幅1.2%;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5245元/吨,较前周下跌37元/吨,跌幅0.2%。

国际市场上,美国就业市场降温、通胀情况缓解,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提振作用,美股、原油价格上涨,国际棉价止跌回升。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6.58美分/磅,较前周上涨0.46美分/磅,涨幅0.7%;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3.99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820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17元/吨,涨幅0.1%。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2425元/吨,较前周缩小55元/吨。

本周,国内棉纱价格由涨转跌,外纱价格跌速加快。国内C32S普梳均价20737元/吨,较前周下跌24元/吨,跌幅0.1%;常规外纱均价21176元/吨,较前周下跌183元/吨,跌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0.9%。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434元/吨。涤纶短纤价格6433元/吨,较前周下跌53元/吨,跌幅0.8%。

二、市场形势展望

美联储议息会议在即,国际棉价随金融市场走强。美国8月PPI环比降至-0.1%,为四个月来首次转负,反映美国通胀压力缓解,美国总统敦促美联储降息。棉花供需方面,据美国农业部9月预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大于产量25万吨,具体如下:产量2562万吨,环比上调23万吨,同比减少34万吨;消费量2587万吨,环比上调18万吨,同比减少7万吨。目前巴西棉收获接近尾声,截至8月下旬,巴西棉采收率已达到六成以上,加工完成率达到2成以上。美国新棉吐絮进度加快,局部地区开始采摘,截至9月7日,美棉吐絮率为40%,较前周加快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4个百分点;采摘进度为8%,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最新一周的美棉签约、装运量均下降,截至9月4日当周,美棉出口签约量2.97万吨,较前周减少2.62万吨;美棉出口装运量3.08万吨,较前周减少0.53万吨。据外电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正在考虑通过发放补贴支持棉花、纺织业发展。短期看,2025/26年度国际棉市呈供应偏紧预期,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大,国际棉价出现偏强走势。

国内棉花采收在即,国内棉价重心下移。国内新棉集中吐絮,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采摘,机械采摘将于下周开始,随着新棉上市时间临近,丰产预期正逐步转化为实际供应压力,主流机构普遍预测2025年国内棉花产量超过700万吨。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9月11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0.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0.1个百分点。当前陈棉供应量进一步减少,导致现货报价居高不下,但纺织厂采购意愿不强,现货市场有价无市。纺织市场“抢出口”降温且海外订单数量总体下降,据海关数据,8月纺织服装出口265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0.8%;1-8月纺织服装出口1972亿美元,同比下降0.2%,未能保持前7个月弱增长态势。总体看,随着新棉采收临近,陈棉现货供应减少对行情的影响减弱,国内棉价短期内难以摆脱新棉供应压力的影响。

来源:中国棉花网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