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博弈角力持续 内外棉价走势背离
——中国棉花市场2025年7月月报(预测篇)
2025/7/31 20:14:05
7月,全球贸易深陷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漩涡,纺织服装行业“抢出口”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棉市供需格局宽松与国内棉花结构性供应趋紧形成鲜明对比,内外棉价差持续扩大至本年度最高水平。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国际市场方面,巴西、澳大利亚棉花丰产预期强烈,美国农业部上调全球和美国棉花产量,国际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得以强化,同时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抑制美棉出口需求,国际棉价维持低位盘整。7月30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7.5美分/磅,较上月末下跌0.63美分/磅,跌幅0.92%;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75.23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3103元/吨(1%关税,不含港杂费),较上月下跌311元/吨,跌幅2.32%。
国内市场方面,2季度宏观数据展现经济发展活力,中央财经委会议奠定“反内卷”政策基调,雅鲁藏布江下游超级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带动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走强。棉花商业库存持续减少,部分棉花产区遭遇不利天气,叠加棉花进口量显著下降,在资金助推下国内棉价一度快速攀升,月末随着资金撤离有所回调。7月3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3825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0元/吨,涨幅0.07%;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358元/吨,较上月上涨303元/吨,涨幅2.01%。内外价差持续扩大,由上月末1641元/吨扩大到本月最高2282元/吨。
第二部分分析与展望
一、国际棉市
(一)宏观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世界经济仍较脆弱,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因大幅加征关税预期而扭曲。标普全球数据显示,7月美国制造业PMI初值下降至49.5,自去年12月以来重现萎缩,单月创3年来最高降幅。美联储7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不变,会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关税已对部分商品价格造成上行压力,对整体经济和通胀的影响仍不确定,受此影响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显著降温。展望3季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财政脆弱性加剧等使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提高。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随着库存水平基本饱和及美国上调关税对进口需求构成压力,全球贸易增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
(二)全球棉花供需形势
1.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形势维持宽松
据美国农业部7月预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578万吨,环比增加31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2572万吨,环比增加8万吨;产需形势预期由上月产不足需17万吨扭转为产大于需6万吨;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为65.46%,较上月上升0.24个百分点。
2.主要国家棉花供应形势
南半球棉花即将集中上市。截至7月上旬,澳大利亚新棉加工检验进度已过半。得益于昆士兰州种植面积恢复和新南威尔士州单产提升,国际棉商判断澳大利亚棉花产量约120万吨的高水平。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调查显示,截至7月21日,巴西棉收获已完成16.7%,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但当前产区天气总体良好,后期采收有望加速推进,预计产量达到39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目前预售进度在65%左右。
北半球棉花长势总体良好。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棉花实播面积1010万英亩,同比减幅10%。截至7月21日,美棉优良率升至5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高于近5年均值9个百分点,且干旱比例维持在3%的低位,棉花产量预期由上月305万吨上调到318万吨。据美国气象预测中心预测,2025年北半球夏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较弱,极端旱情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印度棉播种进度达到76%,截至目前种植面积同比减少3%左右。季风雨雨量较历史长期均值偏多将使得土壤湿度得到充分保证。巴基斯坦由于持续降雨,新棉上市量同比下降32%,叠加政府公告将对进口纱线征收18%的商品及服务税,可能导致对进口棉花需求增加。
3.全球纺织消费形势
纺织服装消费或有降温迹象。自美国宣布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以来,4月、5月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额环比分别下跌3.8%、10.7%。彭博社数据显示,6月美国入境集装箱数量同比下降7.9%,已连续第2个月下降,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在2季度出现负增长,表明美国商品进口正在萎缩。据美国商务部数据,6月美国服装及服装配饰店零售额263.4亿美元,同比增长3.88%,自3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增长,批发商服装库存逐月上升,下半年纺织服装需求透支效应将逐步显现。
美国关税政策下出口形势分化。作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美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谈判进展不一,实施的差异化关税分化明显。8月1日起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或将被实施更高关税税率,购销双方对市场保持观望。据了解,越南纺织服装企业订单已排至9月,并正在积极洽谈年底的订单,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计7月出口额继续突破性增长。7月中旬多家孟加拉服装制造商收到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代理商通知,要求延迟或暂停正在洽谈的春季订单,原因是美国即将对孟加拉征收35%对等关税。美国关税政策的演变正在使得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调整。
二、国内棉市
(一)宏观环境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经济总体向好。202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其中内需贡献率达68.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盛等多家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信心增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6次会议上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市场认为新一轮行业“反内卷”和去产能行动全面启动。7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已向地方追加下达第2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预计下半年逆周期调节有望加力提速,进一步改善国内宏观环境。
(二)国内棉花供需形势
1.本年度棉花供应趋紧,新年度产需缺口缩窄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7月24日,2024/25年度国内棉花销售率为96.5%,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提高8.2个百分点。万得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棉花商业库存处近7年最低水平。截至6月,2024/25年度我国棉花进口95万吨,同比减少196万吨;棉纱进口117万吨,同比减少26万吨,市场预计年度末期国内棉花供应或将出现结构性短缺情况。
当前全国各主产棉区天气整体利于棉花现蕾、成铃,尽管6月中下旬以来部分棉区出现高温天气,但土壤墒情尚可,灾害程度总体较轻,预计新棉单产水平有望得到提升。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测,2025/26年度国内棉花产量686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棉花消费量800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进口量135万吨,同比增加5万吨;期末库存699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87.11%,同比增加3.46个百分点。
2.纺织市场产销弱势运行
随着7月以来国内棉价快速上涨,棉纱即期利润显著下滑,多数纺企生产的40支及以下棉纱产销价格倒挂,亏损面扩大,内地中小型纺织企业减产、放高温假现象增多。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7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开机率为78.7%,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纱库存为37.6天销售量,环比增加3.8天;准备采购棉花企业占比36.4%,环比减少13个百分点。但按照往年惯例,8月中旬后秋冬季内销订单有望逐步下达,纱线产销状况可能在当前基础上有所回暖。不过考虑到近期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会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和重大突破,中美关系仍处脆弱缓和阶段,8月12日关税暂缓期能否如期展期还有待确认,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的延续性能否保持。
主要结论
美国与多国贸易谈判持续拉锯,纺织服装产业因提前补库可能导致后续需求动能减弱。国内棉花商业库存处紧张状态,未来2个月进入棉花关键生长期可能产生天气炒作窗口,纺织行业“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即将临近,有望对国内棉价形成阶段性支撑。但当前中美经贸谈判因核心利益分歧陷入僵持,不能排除关税再次升级的风险,需持续关注关税动向对市场情绪和棉花消费的潜在影响。
来源:中国棉花网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