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宽松预期维持不变 郑棉后市有何机遇?
2025/7/14 10:39:59
事件: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7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对中国棉花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2025/26年度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预估维持2878千公顷,单产和产量维持2172公斤/公顷及625万吨,期末库存预估保持823万吨不变。
解读:从旧作供应看,商业库存依然延续稳定去库,受下游需求有限及优质棉花高基差影响,北疆出货进度有所放缓。部分纺企小幅累库,在前期低价棉花用完后暂时放高温假停产,对关税后缓冲期后的需求持观望态度。据Mysteel调研显示,截止7月初,棉花商业总库存降至274.76万吨,新疆地区商品棉库存已不足200万吨,降至191.28万吨,内地地区商品棉库存减少至43.55万吨。目前尚无增发进口配额消息,国内商业库存去库速度加快,新棉上市前市场流通供应或趋紧。
目前下游市场淡季特征明显,纺企新增订单迟迟未见明显起色,内地纺企走货略差于新疆地区,内地部分纺企产成品库存累积,规模以下的小厂调减产能、放高温假的现象愈演愈烈。加之理论利润创新低,主流地区纺企开机率下降至近5个月低点70.40%,对棉花补库积极性偏弱,整体保持刚需补货为主。
7月新疆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棉花遭受高温热害风险较高,黄河流域降水偏多则易引发烂铃风险。实际受灾面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但天气升水已开始计入价格,加之市场流通供应趋紧,郑棉连续上扬,触及4个半月高点13945元。市场对天气因素的高度敏感可能放大价格波动,当灾害影响超出预期水平时或触发投机资金对减产预期的集中交易,形成阶段性突破行情。不过,新棉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整体天气仍相对适宜,新棉发育期较常年提前4-7天,短期天气扰动或难撼动最终丰产概率。加之增发进口配额预期犹存,国储库存充裕,即便商业库存不断消耗,短期也无库存短缺担忧,需求端又正逢传统淡季周期,将持续制约期价上行幅度。
来源:锦桥纺织网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