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聚焦美国政府重启 内外棉价弱势运行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5年11月10-14日)
2025/11/17 21:12:27
【概要】本周,国内市场收购收尾、加工提速,下游市场转入淡季;国际市场关注点聚焦美国政府重启,美国农业部最新供需预测总体偏空,内外棉价弱势盘整。
一、价格回顾
国内方面,籽棉收购接近尾声,收购价小幅回落;下游淡季特征明显,纺织厂按需采购为主;市场对中美互降关税利好消息逐渐消化,国内棉价承压下行。本周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521元/吨,较前周下跌48元/吨,跌幅0.4%;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4769元/吨,较前周下跌21元/吨,跌幅0.1%。
国际方面,美国政府结束停摆,短暂提振市场情绪;随后在大宗商品走弱、美国农业部上调美棉产量等多重压力下,国际棉价在周初短暂上行后连续回调,均价略高于前周。本周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4.92美分/磅,较前周上涨0.07美分/磅,涨幅0.1%;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2.89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560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200元/吨,跌幅1.6%。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2209元/吨,价差较前周扩大178元/吨。
纺织方面,内外纱价格均略有下跌。国内C32S普梳纱均价20487元/吨,较前周下跌18元/吨,跌幅0.1%;主要进口来源国C32S普梳纱均价20829元/吨,较前周上涨5元/吨,基本持平;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308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下跌13元/吨至6303元/吨。
二、市场形势展望
宏观市场方面,美国政府结束停摆。11月12日美国政府重启运作,提振全球金融市场情绪,相关经济数据发布后将给市场提供指引。中美贸易关系暂时缓和。11月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暂停对华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相关措施,中方同步暂停对美船舶特别港务费等反制举措。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持续巩固。11月12日路透调查显示,80%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下月将再度下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以对冲劳动力市场疲软压力,为经济运行提供支撑。
棉市方面,国际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偏空预期占据主流。美国农业部恢复发布11月供需预测报告,将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上调52.3万吨至2614.5万吨、消费量上调1.1万吨至2588.3万吨,供过于求26.2万吨。印度棉花协会预测,受降雨影响棉田范围约占印度棉花总产量的70%;近期印度企业加大外棉采购力度,约51万吨棉花将于12月底(进口关税豁免期结束前)到港。巴西棉花出口提速,本年度巴西棉花质量提升、性价比优势突出,受到买家广泛关注,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数据显示,10月巴西棉花出口量29.4万吨,同比增长5%,11月首周出口量15.5万吨。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2022年6月以来最低的50.3,对于纺织服装等终端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国内市场供强需弱,棉价预计承压运行。国内籽棉收购收官,皮棉陆续完成加工上市,随着外棉陆续到港,港口库存同步上升,市场供应压力显著加大。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截至11月13日,全国新棉加工率56.0%,同比增3.1个百分点;销售率22.8%,同比大幅提高14.3个百分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截至11月12日,全国棉花累计检验量达272.6万吨,同比增长22.3%。纺织市场内强外弱,2025年10月我国纺织服装内销额1471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6.3%;纺织服装出口额222.6亿美元,同比下降12.6%。后期随着国内纺织行业进入淡季,内销增长动力或趋弱;外销市场受圣诞节等订单收尾等因素影响,未来2个月新增订单预计较有限。
综合看,棉市供应压力较为突出,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供需数据符合业内的偏空预期,市场聚焦于美国政府重启后的经济数据,短期将对包括棉花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形成指引。
来源:中国棉花网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