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全球棉市转向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2025/11/12 21:36:11

11月12日(周三),全球棉花产业正经历一场悄然但有力的变革。曾经几乎完全被数量和商品价格来定义,现在被品质、可持续性和特性的新理念重塑。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描绘一幅该行业转型中的图片,优质纤维和认证产量系统正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2023/24年度,特殊棉产量飙升至800万吨,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且较上一年度增长9%。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近1/3的棉花要么具有独特的纤维特征,如长绒棉(LS)、超长绒棉(ELS),要么具有农业实践、土地管理和农民生计相关的可持续性认证。这种势头毋庸置疑,特殊棉不再是一个小众市场,其正成为全球纺织供应的决定性支柱。

这种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于特性的认证计划推动的。随着各品牌竞相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期望,这一计划取得长足进展。在印度、巴西、马里、西班牙等国不断扩大的认证网络的支持下,“更好棉花倡议(BCI)”及其同业目前占全球棉花产量的23%。

巴西棉花(ABR)计划以其规模和效率脱颖而出,其占到全球产量的12%。与此同时,美国棉花信托协议(U.S.CottonTrustProtocol)的注册人数在1年内增长24%,尽管棉花种植地区面临持续的气候压力。

但除这些认证驱动的上涨,另一个故事正在展开——超长绒棉、长绒棉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纤维因其长度、柔软度和耐用性得到重视。这些是支持奢侈品的棉花:高支数的床上用品、高级衬衫面料及高档服装品牌相关的高级材料。在经历由于价格低迷和天气不利导致的几个季节的产量下降后,2024/25年度全球超长绒棉、长绒棉的产量反弹19%,达到约39万吨。

印度出人意料地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产量大约为11万吨,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政府政策发挥决定性角色: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重新强调高质量纤维和取消对长度超过32毫米棉花的进口关税,这刺激国内种植和棉厂的需求。然而,印度纺织厂仍主要从埃及和美国进口超长绒棉,以满足国内和出口市场对优质面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他生产国的产量也在恢复。美国的超长绒棉主要在加州种植,其产量在2024/25年度大幅回升。以Giza棉闻名的埃及,在近年来经历汇率波动和出口限制后,正在重建其棉花生产。与此同时,中国的超长绒棉产量已降至数年来最低水平,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变化、天气挑战和纺织品行业面临来自混纺纤维的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不论地理位置如何,有一个主题把特殊棉的前景联系到一起:对特性的日益重视。无论特性是由纤维长度、地理来源、可追溯的农场实践还是可持续性承诺来定义的,其目前在从奢侈品零售到大众时尚市场的各个市场都很重要。品牌方不再只是购买棉花,他们还在溯源。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的报告显示,这不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而是结构性转变。消费者想要感觉更好、使用时间更长、生产方式对土地和农民都有利的天然纤维。

来源:锦桥纺织网

编辑:KK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