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棉供应量稳步增加 中美磋商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5年10月27-31日)

2025/11/2 23:08:28

【概要】本周,北半球新棉供应稳步放量,国内棉花采收提速,受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美联储降息等宏观利好提振,国内外棉价同步走强。下游市场表现平淡,市场维持谨慎观望。近期重点关注中美经贸会谈细则落实及终端表现情况。

一、价格回顾

国内方面,新疆棉采收持续推进,籽棉收购价稳中有涨,纺企维持刚需补库,受中美经贸谈判释放积极信号影响,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小幅上涨。本周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598元/吨,较前周上涨82元/吨,涨幅0.6%;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4776元/吨,较前周上涨34元/吨,涨幅0.2%。

国际方面,中美开展第5轮经贸磋商及两国元首会晤有力提振市场信心,美联储降息释放流动性,叠加国际市场谷物价格上涨带动,国际棉价强势上行,5个交易日4日收涨。本周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5.26美分/磅,较前周上涨1.14美分/磅,涨幅1.8%;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4.05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762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248元/吨,涨幅2.0%。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2014元/吨,价差较前周缩小214元/吨。

棉纱市场方面,国内棉纱价格走势略强于外纱。国内C32S普梳均价20474元/吨,较前周上涨7元/吨;常规外纱均价20821元/吨,较前周持平。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347元/吨,较前周缩窄7元/吨。涤纶短纤均价6336元/吨,较前周上涨56元/吨。

二、市场形势展望

“十五五”规划明确扩内需、稳外贸,中美关税下调利好双边贸易。10月28日,国家“十五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为进一步增强纺织市场信心提供了政策引领。10月30日,财政部等五部门明确自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提振消费,有望为纺织品服装品牌提供国际化窗口与增量市场。国际层面,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公布多项重要共识,美方将下调10%芬太尼关税并继续暂停对华24%对等关税1年,使中国输美纺织品关税水平接近越南、孟加拉等国,显著提升价格竞争力。同时双方暂停征收特别港务费1年,进一步降低外贸航运成本。此外,美联储年内第2次降息25个基点,同时决定于12月1日起结束缩表计划,或为全球市场制造更宽松的金融条件。

北半球新棉供应逐步释放,全球纺织市场持续承压。美棉加工检验提速,生产及供需情况仍因政府停摆而缺乏数据指引。印度前期雨季推迟播种导致进度偏慢,预计11月中旬迎来新棉上市高峰期。终端消费市场不容乐观,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3个月下滑,触及5个月来低点,反映消费者意愿不足。值得关注的是,10月29日墨西哥参议院批准关税改革提案,拟对华纺织品等加征10-50%关税,可能对未来出口造成影响。同时,市场对美印贸易协议持乐观态度,若达成将进一步提升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

国内棉花采收提速进行,下游需求保持谨慎。北疆采收进入尾声,增产形势明朗;南疆单产虽局部不及预期,但总体有望保持丰产格局。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0月30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87.1%,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加工率为39.9%,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同日全国棉花累计检验量168万吨,同比增长46.7%。下游纺织市场表现相对平淡,新增订单有限,多以小单短单为主,企业开机率持稳,原料继续按刚需补库,采购更倾向于一口价快速成交,反映市场谨慎心态。

综合看,现阶段宏观情绪整体偏暖,产业面驱动不足,短期内市场谨慎乐观,价格或延续震荡偏强态势,待中美贸易磋商共识措施落地进一步指引方向。

来源:中国棉花网

编辑: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