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释放供给端利多 美棉上涨行情一触即发?
2025/8/13 11:42:20
事件:美国农业部在8月供需报告中调降2025/26年美国年末库存和产量预估,预计2025/26年度美棉播种面积料为928万英亩,收割面积料为736万英亩,均低于7月预估。2025/26年度美国单产预估为862磅/英亩,高于7月预估的809磅/英亩,总产量预估为1321万包,较7月预估低近140万包,较2024/25年度低120万包。2025/26年度美国棉花期末库存预估为360万包,较7月预估的460万包减少100万包。
市场反应:美国农业部调降美国年末库存和产量预估,ICE期棉大幅攀升,交投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上涨逾2%,触及2周高点68.47美分,结算价报68.39美分/磅。
解读:每年8月,美国农业部常常大幅修正美棉产量前景,从而引发ICE期棉巨幅波动,多次触及涨跌停板限制。2024年8月报告处处有惊喜,将美国和全球新作棉花产量及期货库存预估统统下调,USDA中终止不断提高供应前景的做法,将期末库存预估下修80万包至450万包,还借此将全球期末库存预估调降至7761万包,给盘面带来上冲动力,一度站上70美分整数关口。2022年美国农业部将美棉产量预估下调300万包,创历史同期最大下调幅度。供应趋紧预期在市场引发轩然大波,ICE期棉当日暴涨3.58%,触及涨停板限制,站上7周高点108.59美分。2015年USDA将美国和全球产量及结转库存预估统统下调,且调降幅度远超预估,ICE期棉应声大涨4.64%,盘中触及涨停板,突破2周高位,当日成交量创下历史纪录。2017年USDA上调美国及全球棉花产量预估,给了市场沉重一击,ICE期棉当日下挫近4%,触发跌停限制。
今年8月USDA再度大幅修正产量和供应前景,供需报告释放利好消息,由于历史性的春节降雨扰乱春播,美国农业部调降美国新棉种植面积,加之得州西部干旱加剧可能削弱单产潜力,USDA将产量预估下修140万包至1321万包,较7月预估的1460万包低近140万包,且较2024/25年度低120万包。对新棉产量前景从增产转变为减产之际,且对产量的调降幅度大于出口需求的调降幅度,将2025/26年度美棉期末库存预估从460万包调减至360万包。
从全球数据看,由于美国、苏丹、乌兹别克斯坦、马里减产抵消中国产量增加影响,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将减少180万包。印度、孟加拉国、土耳其的纺织厂使用量减少幅度也高于中国消费增加幅度,全球消费量预估减少超过10万包。此外受2025年度中国、巴西消费增加,2025/26年期初库存减少超过170万包。期初库存和新棉产量降低,促使USDA将2025/26年全球期末库存下修超过340万包。
近期美棉出口销售依然不佳,旧作年度收尾之际,国际买家采购需求寥寥,土耳其等买家取消旧作订单,转购新作订单,美棉出口净销售缩水至不足10万包偏低水平。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7月31日止当周,2024/2025年度美棉出口销售净减1.72万包。2025/26年度美棉出口销售净增10.93万包,对中国出口销售净增0.7万吨。当周,美棉出口装船18.23万包。“对等关税”导致美棉出口成本较大幅上升,出口量受到严峻考验,使得美棉消费需求面临变数。
目前美国新棉作物评级处同期偏高水平,但已下修至5周最低水平,主产区德克萨斯州优良率调降至44%。美国新季棉花现蕾率已超出9成,基本追平同期正常水平。美棉结铃率为65%,依然低于去年同期及五年平均水平。新季棉花逐渐进入盛铃期,盛铃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持续高温、干旱或涝渍等极端天气会显著影响棉铃发育、纤维品质、最终产量,需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实际影响。
USDA报告释放美棉新作减产预期,按照惯例,USDA此后几个月将频繁调整单产和产量预估,近期美国附近海域遭遇热带风暴,可能给东南棉田带来大量降雨,实际产量可能还存在修正空间。不过出口签约量和装运量持续低迷,无法消化更多的库存,或继续成为压制市场的利空因素,限制ICE期棉上行空间。
来源:锦桥纺织网
编辑:KK